执笔/秉文君
立秋从不只是季节切换,更是堆在诗里的“人间小事”:白居易惦念远方朋友,范成大苦熬三伏后“贺立秋”,王稚登数着年岁怕变老……他们叹的愁、盼的归、骂的暑,和我们今天刷到“立秋”热搜时的心情,竟没什么两样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1. 刘翰《立秋》乳鸦啼散玉屏空,一枕新凉一扇风。
睡起秋声无觅处,满阶梧叶月明中。
点评: 此诗捕捉立秋那微妙瞬间——暑气初退、凉意新生的细腻触感。乳鸦啼声消散于空寂,枕畔凉风如扇拂过,“新凉”二字点透节气精魂。后二句意境幽远:朦胧醒来寻秋声不得,唯见月光倾泻,梧桐叶满阶。
2. 杜甫《立秋后》日月不相饶,节序昨夜隔。
玄蝉无停号,秋燕已如客。
平生独往愿,惆怅年半百。
罢官亦由人,何事拘形役?
点评: 诗圣立秋之作,浸透深沉的生命悲慨。“日月不相饶”开篇如警钟,惊觉光阴无情飞逝。寒蝉嘶鸣、秋燕辞归,物候变迁皆成人生暮年写照。“平生独往愿”与“惆怅年半百”的强烈对比,道尽理想未酬与岁月蹉跎之痛。全篇以秋气为引,将个人身世之悲与宇宙永恒之叹熔铸一体,沉郁顿挫,力透纸背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3. 李白《太原早秋》岁落众芳歇,时当大火流。
霜威出塞早,云色渡河秋。
梦绕边城月,心飞故国楼。
思归若汾水,无日不悠悠。
点评: 太白笔下的太原早秋,雄浑苍茫中奔涌着浓烈乡愁。“大火流”(星宿名)点明时节,“霜威”、“云色”二句以壮阔笔力勾勒北地秋寒早至的凛冽气象。后四句情感喷薄而出:边城冷月萦绕梦境,故园楼台牵引心神,思归之情如汾水浩荡奔涌、昼夜不息。塞外秋景的肃杀与内心归思的炽热交织,尽显盛唐气象中的游子壮怀。
4. 白居易《立秋日曲江忆元九》下马柳阴下,独上堤上行。
故人千万里,新蝉三两声。
城中曲江水,江上江陵城。
两地新秋思,应同此日情。
点评: 乐天此诗,如秋日私语,质朴而情深。柳阴下马、独步江堤,画面清寂,奠定怀人基调。新蝉三两声的点缀,更显周遭空寂,反衬内心对万里外挚友元稹的深切思念。巧妙将眼前曲江与遥想中的江陵城并置,“两地新秋思,应同此日情”的推想,超越了空间阻隔,道尽知己间灵魂共振的温暖与秋日怀远的永恒惆怅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5. 刘禹锡《秋词》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
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
点评: 此诗是刺破千年悲秋传统的惊雷!开篇直斥“悲寂寥”的陈词滥调,豪迈宣言“秋日胜春朝”。晴空万里,一鹤冲天,这极具张力的意象正是诗人不屈灵魂与昂扬斗志的化身。
6. 李益《立秋前夜》别离还有经年客,怅望不如河鼓星。
一夜新凉先入梦,梧桐叶上月华明。
点评: 李益此诗,将立秋前夕的微凉与长年漂泊的孤寂精妙糅合。怅望牛郎织女星(河鼓),反衬人间别离之绵长无奈。尾句“梧桐叶上月华明”,以澄澈清冷的画面收束,月光洒落梧桐叶的剪影,无声诉说着天涯孤客的落寞与时光流转的幽情,意境空灵隽永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7. 元稹《咏廿四气诗·立秋七月节》不期朱夏尽,凉吹暗迎秋。
天汉成桥鹊,星娥会玉楼。
寒声喧耳外,白露滴林头。
一叶惊心绪,如何得不愁?
点评: 元稹此诗紧扣立秋物候与神话,织就一幅多维的秋意图卷。首联点明夏秋之交的悄然转换,“暗迎”二字尤妙。颔联融入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传说,赋予节气浪漫色彩。颈联转写实景:风携寒声、露凝枝头,感官体验真切。尾联“一叶惊心绪”画龙点睛,落叶飘零触发生命无常之慨,由自然之秋巧妙过渡至人生之秋的愁思,结构精巧,情致深婉。
8. 许浑《早秋》遥夜泛清瑟,西风生翠萝。
残萤栖玉露,早雁拂金河。
高树晓还密,远山晴更多。
淮南一叶下,自觉洞庭波。
点评: 许浑此篇,如工笔绘就的早秋长卷。意象精雅密集:“清瑟”暗喻风声,“翠萝”显草木之姿,“残萤栖露”见微光将逝,“早雁拂河”写迁徙序曲。后两联视野开阔:晨光中繁茂的树冠,晴空下清晰的远山,层次分明。结句巧妙化用《淮南子》“一叶落而知天下秋”与屈原“洞庭波兮木叶下”典故,以一叶之落牵动洞庭烟波的联想,将秋意之弥漫渲染得无边无际,含蓄深远,不愧“字字清润”之誉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9. 范成大《立秋》三伏熏蒸四大愁,暑中方信此生浮。
岁华过半休惆怅,且对西风贺立秋。
点评: 范成大此作,尽显智者于酷暑煎熬中捕捉解脱的豁达。开篇直言三伏熏蒸之苦与人生虚无之感,真实而沉重。然而笔锋陡转,“岁华过半休惆怅”如当头棒喝,消解了时光流逝的惯常焦虑。末句“且对西风贺立秋”,以“贺”字为诗眼,将西风视作驱逐苦暑的使者而欣然相迎。
10. 王稚登《立秋》秋风吹雨凉生肤,夜半高吟客影孤。
千里家山云外尽,一灯风雨梦中无。
年光转眼人将老,世事惊心泪欲枯。
何日东归钓烟水,笑看海上逐双凫?
点评: 王稚登此诗,将秋雨之寒、羁旅之孤、家园之思、岁月之迫熔于一炉。秋风夜雨,客子高吟,孤独身影被无限放大。家山阻隔于云外,梦中连风雨之灯也难寻,空间与心理的双重隔绝令人窒息。惊觉年光飞逝、世事沧桑,泪已欲枯。结句以“钓烟水”、“逐双凫”的归隐闲逸作强烈反衬,更显现实漂泊之苦与归心之切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中国股票配资公司排名,网上实盘配资,炒股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