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0月30日,88岁的罗官章在他先后扎根、帮扶长达49年的“宜昌小西藏”,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,而他工资卡的最后金额定格在38.83元。这笔钱,是罗官章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无悔“遗产”,他留下的另一份“遗产”,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、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......这些荣誉见证了罗老一辈子不改的初心,也让罗老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铭记于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心中、镌刻于历史的扉页上,为我们再一次树立了光辉的党员形象。
舍己为人、关爱后辈,是对罗老的生动写照。尽管自己生活非常简朴,但是罗老从不吝惜对他人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。“不管哪家孩子缺学费或谁家遇到难处,他一塞就是300元、500元。”女儿李秀英回忆。当晚辈遇到一时无法解决的困难,罗老也总是好言劝戒,并给出切中要害、鞭辟入里的见解,为他们排忧解难。返乡创业的王正望因种植和销售遭遇困境,罗官章在宽慰她的同时,还为她出了不少实用的主意,并叮嘱她及时除草。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建议或叮嘱,但是言语背后体现着罗老对晚辈们深深切切的期望与厚爱。这些年轻人就像冉冉升起的太阳,为偏居一隅的牛庄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,守护好他们是罗老一生的愿望。
罗老目光长远,带领村民走上了产业兴村的道路。牛庄乡曾经的支柱产业是天麻种植,村民的主要收入都寄托在那一块块单薄的天麻上,村内集体经济基础较为薄弱。罗老狠下决心、主动破局,“我们村不能光盯着天麻,要走多渠道发展的路子。”在罗老的不懈努力下,牛庄的产业“长”出新枝叶,渐渐提质提量、种类更加丰富。如今,牛庄村有了烟叶、中药材、高山蔬菜3个支柱产业,村民人均收入也超过了1.6万元,村民的荷包也慢慢鼓了起来。对产业形势的精准判断、克服困难的毅力与矢志不渝的决心,是罗老能够带领牛庄村民迈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能力与品质。
“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”罗老一心向党、为民奉献的伟大精神,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,也是我们应永远铭刻于心中的印记。其实,不只是罗老,无数优秀共产党人也以身作则、鞠躬尽瘁,将一座座荒山变为青山,将一片片荒漠变为绿洲,将一个个贫困县变为幸福县。他们的伟大付出,将一件件不可能的事业变为可能。保康县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坚守初心,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走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乡村振兴之路;黄石市黄石港区沈家营社区第三网格党支部书记王明林吸纳7名老党员成立志愿服务队,年均为群众提供订单式服务120余次......他们的无私奉献如春雨般滋润着整个社会。
赤子之心,薪火相传。罗官章的一生,是用生命书写的初心答卷。无论是银行卡上38.83元的最终余额,还是带领村民创下人均收入超1.6万元的成绩,都构成了共产党人最动人的精神图谱。他如一盏不灭的明灯,照亮了山乡的振兴之路,更点亮了后来者前行的方向。这份无私奉献的精神火种,正由千千万万个后继者接过,在新时代的沃土上生根发芽,续写着“化作春泥更护花”的时代新篇。
稿源: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
作者:夏章龙(武汉市江汉区“西北湖学社”团队、区商务局)
责编:袁莉莉【责任编辑:杨虹磊】
中国股票配资公司排名,网上实盘配资,炒股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